墓葬解剖发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

墓葬解剖发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

实验要求

(1)专业与年级要求

该系统主要面向考古学、文物与博物馆学、文物保护技术、历史学专业本科生,文化遗产类研究生或其它专业学生也可进行学习。

(2)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

要求学生经过考古学概论等相关理论学习,阅览过田野考古发掘尤其是墓葬发掘等相关书籍、资料,初步了解田野考古发掘基本流程及记录要点;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,能够理解虚拟仿真实验过程及其概念。


教学成果

image.png

实验背景

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,也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。墓葬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遗迹现象,包含的遗物资料非常丰富,是研究和复原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。但田野考古发掘具有不可逆性,自上而下的考古发掘过程即是遗迹 “消失”的过程,同时野外田野考古实践又面临周期长、耗费高、场地受限、安全隐患多等问题。墓葬解剖发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正是针对野外实践诸多问题,为了增强课程实操性,真实模拟墓葬考古发掘而设计的特色项目。

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重建史前时期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埋葬过程,模拟重现人骨及随葬品的不同埋藏方式,以及墓室、墓道填土的土质、土色、包含物等特征。结合虚拟仿真模型,指导学生按照地层学原理逐层揭露、发掘,观察不同层位的堆积形态,以及人骨和随葬品的位置、特点与异常之处,进而讨论其形成的过程与原因,为进一步理解考古埋藏学、体质人类学等课程奠定基础。


设计原则

(1)发掘场景原真性

实验以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“甘肃临潭磨沟墓地”为实际案例依托,真实还原不同墓葬发掘场景;

(2)仿真模型推演性、交互性

对墓葬发掘不同步骤设置有多重试错机制,需要学生推演不同发掘理念、不同墓葬结构的个性化、针对性发掘方式,实验过程增加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;

(3)高效、安全、经济、可操作性强

本实验项目采用虚实结合,能够真实模拟野外墓葬发掘过程,高效、安全、经济,实验系统简单易学,可操作性强。


实验目标

(1)掌握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偏室墓等不同类型墓葬的发掘流程、资料采集与记录系统,明确墓葬解剖清理的发掘方法与技术手段;

(2)熟悉史前时期墓葬的结构、葬式、葬俗、随葬品及人类骨骼等相关知识,了解史前墓葬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相关方法;

(3)理解墓葬人骨与随葬品的埋藏特征、埋藏条件及墓葬形成过程,为深入理解考古地层学、考古埋藏学、体质人类学奠定基础。


成绩评定

学习者需了解田野考古学、体质人类学等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点,并能够在模拟过程中熟练完成不同类型墓葬发掘步骤及记录,在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报告,通过实验报告牢固掌握相关知识。具体评分根据实验内容设置各步骤评分权重,实验完成后系统自动完成评分。